蓝科溯源

www.bluearp.com

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

2017-07-01 08:01:14

  坚持两个导向:市场需求、供给质量

  核心提示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嘴里吃的食物、鼻孔呼吸的空气、眼里看到的美景、生活中的农业文创等,都来源于农业。农业是经济生产和自然再生产天人合一的产业,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是安全可持续的农业。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不稳、天下难安,老乡不富、小康难全,只有农业稳,局势才稳,只有农民富,人民才富。农业是多功能产业,不仅是农畜产品生产,还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农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以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流通销售、信息服务等。

杨秀彬

  三是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必须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动能。经济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相应放缓。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农民外出务工增收难度增加。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已难以做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明显减弱,必须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四是农业外部竞争形势发生变化,必须加快增加农民收入。这些年农业全面融入国际、国内市场,农产品价格下行,农业面临的外部竞争日趋激烈。我省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人工、土地成本上涨较快,农民收入增速放缓。

  ●未来五年,全省“三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省“三农”工作要围绕一条主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两个导向:市场需求、供给质量;突出三大重点: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着眼四大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服务方式;培育五大动力:坚持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动摇,激活人、地、钱、市场、主体;狠抓六个落实:十大行动抓手、组织领导、项目对接、推进机制、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川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稳中提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新型城乡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7422元提高到2016年的11203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从2012 年 的 3297.2 亿 元 提 高 到 2016 年 的4000.6亿元。

  土地是农产品生长的载体和母体。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把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开展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废旧农膜、秸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全程覆盖、运转高效的监管格局,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储存、运输、销售、消费全链条可追溯。

  围绕一条主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农产品需求格局发生变化,必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加快,但供给结构调整相对滞后。一方面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和高端、个性化、差异化农产品短缺,另一方面普通“大路货”农产品供过于求,农产品供给结构越来越不适应消费者需求。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不稳、天下难安,老乡不富、小康难全,只有农业稳,局势才稳,只有农民富,人民才富。轮农业农村改革是解决不够吃、吃不饱的问题。这一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产品相对过剩、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带头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

  二是资源环境状况发生变化,必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人力资本呈弱化态势,5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占比接近50%,“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现象普遍。中低产田土占比60%以上,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过度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农业防灾减灾形势日趋严峻,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老路已难以为继。

  为什么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呢?轮农业农村改革是解决不够吃、吃不饱的问题。这一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产品相对过剩、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具体讲: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明确提出,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这是新一届省委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三农”工作的努力方向。

#p#分页标题#e#

  一是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终目标是满足需求。过去,农业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农产品短缺;现在,已经到了追求消费质量的转型期。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食品的需求更加精致、更加多样了。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农业供给结构,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力量引领结构调整,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

  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农产品供给侧入手,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三农”工作的主线,久久为功、持之以恒。

  二是坚持供给质量导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农产品,既是满足人民的新渴望、新期待,又是全面小康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基本条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严”的要求,坚持质量兴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蓝城云软件产品收费标准

二维码应用云溯源

联系我们
现在注册,即可享受免费生成二维码溯源
蓝城云微信
购买咨询
溯源解决方案
灵活的合作方式
1对1贴心售后服务
2017 bluearp.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7110号-1
溯源软件,溯源系统,二维码溯源,溯源管理软件,查询真伪,二维码溯源2222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22-82939965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8:00
7*24小时咨询热线 业务咨询

许经理 13001001853

项目咨询

闫经理 13051250015

王经理 13051210015

扫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溯源案例
返回顶部
022-8293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