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溯源系统—食品监管体系的开路先锋
2017-07-01 08:01:35
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设更是食品监管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建立完善的食品溯源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责,群众的监督力量,才能让中国的食品安全更上一层楼。
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由中国政府网发布。这是我国政府再一次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表态。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直到不久之前发生的“上海福喜事件”,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都引来了社会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同时,食品安全事件也深深的伤害了行业的发展,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重创了我国的奶制品行业,并影响至今。
相对于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外国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几率更小,影响更小。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国外开展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时间更早。早在21世纪初,欧美日等已经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将众多的新技术应用在了食品安全监管之中,其中不可欠缺的一环是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原标题:防伪溯源系统—食品监管体系的开路先锋)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这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政府进行推动,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通过类似银行取款机系统的专用硬件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服务于终消费者。一旦食品质量在消费者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此项制度对食品安全与食品行业自我约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在10月9日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建立覆盖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过程的严格监管制度,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执行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和技术力量,健全食品药品风险预警、检验检测、产品追溯等技术支撑体系”。作为食品监管系统的开路先锋,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设已经在各地路线展开。近日,安徽马鞍山市政府与安徽正德商品防伪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商品防伪溯源云服务平台已经上线。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都可以借助此平台,对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追溯查询,真正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保存、责任可追查”。包括安徽省好再来食品有限公司、马鞍山市黄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香泉湖禽业有限公司、安徽博蜂生物科技公司、安徽天下福酒业有限公司、当涂县清明米业有限公司等众多安徽省知名企业已经陆续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