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量量值溯源的方式
2017-07-03 08:01:24
在我国有两种溯源方式: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两者的区别是:量值传递是《计量法》的要求,是自上而下的,体现了政府的一种法制性要求,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而量值溯源是自下而上的寻求量值“源”的行为,体现了企、视野单位自觉为客户服务的要求,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此外,在量值传递过程中,由于不允许越级送检,故准确度是逐级降低的,而溯源不受此限制,准确度损失相对较小。
为理解量值传递/溯源的过程,可通过量值溯源系统图——一种代表溯源等级顺序的框图,来表明测量设备/计量器具与给定计量基、标准之间的关系。对于一般检测实验室,其系统图只需给出溯源到满足要求的校准机构即可,但需给出相关项目的测量范围和测量不确定度,以确定溯源是否有效。因为提供校准服务的机构应“能够证明其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其中的测量能力即要求校准机构的测量范围能覆盖被校实验室的测量范围,只有满足以上条件,溯源才是有效的。但对于校准机构来说,为证明溯源性,其系统图必须画出直到源头的不间断的校准链。以直流电压为例,个层次是国际计量学的内容;第二个层次是计量院对SI单位的复现和表示;第三个层次为各地方校准机构和实验室的溯源内容,直到用于各界开展检测、维修和研究开发的设备,如各类数字电压表等。这是一个从检测设备溯源到SI单位主标准的完整校准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