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嫌疑人流窜各大商圈作案,获利万余元篡改
2017-07-10 08:01:26
由于报案人店内没有安装监控,民警只有着手对周边店铺进行走访摸排。通过分析研判,民警发展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目标是遍布于商圈一带的零售小商户,而且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再次作案。
5月27日,民警在江北区观音桥星天广场巡逻时,发现两名男子形迹可疑,遂将两人控制并口头传唤到派出所接受调查。
民警提醒:
民警在现场看到,该店铺原有二维码上被人粘贴了另一个二维码。民警通过粘贴上的二维码,发现对方支付宝名叫“收银台”,收款名字叫*水强及其注册手机号。
经民警讯问,2名嫌疑人(29岁的云南籍嫌疑人秦某和24岁的四川籍嫌疑人曹某)承认这些二维码都是他们通过不同身份证件和手机号注册并制作的。他们一般选择人多热闹的地方作案,2人分工合作,1人负责引开收银员视线,另一人负责粘贴二维码。
二维码被篡改
嫌疑人指认现场
本报讯(记者 杨 雪)“能微信支付吗?”、“可以用微信还是支付宝付款吗?”如今,消费者买东西时只需轻轻一扫商家的二维码,双方即可完成交易,十分方便快捷。可在这“扫一扫”的瞬间,一些不法分子却发现了“商机”。近日,江北警方破获一起二维码盗窃案,犯罪嫌疑人通过篡改20多家商户的二维码获利10000多元。 目前,涉嫌盗窃罪的秦某和曹某已被依法刑拘。
在各大商圈作案
5月23日,江北区观音桥香港城小吃街某鸡排店员工打电话报警,称店铺的二维码被贴上了其它的二维码,导致收银款流失。江北区公安分局观音桥商业区派出所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展开调查工作。
经审讯,秦某和曹某对盗窃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了在江北区观音桥商圈、沙坪坝区大学城熙街、沙坪坝区磁器口、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等多地作案的犯罪事实。经民警调查取证,已确认嫌疑人通过篡改20多家商户二维码的方式共获利1万多元。
警方查获314张“假”二维码
“客户付款时,我们才发现二维码不对,都不晓得什么时候被人动了手脚,结果一统计,才发现店内损失约2000元。”商铺老板介绍说。
通过更换二维码盗窃钱财的作案手法,制作简单,犯罪成本低。作案目标多是位于商圈的小商小贩,周围人多嘈杂,单次交易金额不大,交易期间买卖双方的警惕性不高。市民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应提高防范意识,在收付款项时,双方均应相互确认账号和金额后再付款。
民警从嫌疑人随身携带的包里共查获314张二维码,其中印有“娃娃脸”标志的有2张,“一颗小树”标志42张,“五角硬币”标志68张,“银联”标志有73张,印有“人民币”标志的98张及“初见”标志31张。
商家收银款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