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误导消费者三大假象 扫描条形码辨真伪不靠谱
2017-07-15 08:01:09
工商部门表示,条形码为消费者选购商品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支持,但软件公司自行开发的扫描条码软件扫描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从条形码当前的技术现状来看,伪造、冒用、使用注销的商品条码、非法转让商品条形码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条形码在发挥产品追溯作用的同时,不是必然具有防伪的功能。
摊主:这个二维码可以给你扫的。完美芦荟胶扫出来了,正正规规的东西产品信息都很准确的。
消费者:主要是看到了再相信吧一般都是。
摊主:这个十五,原价38块钱的。
商家:能做得一模一样吧条形码,有源文件吗?有源文件基本上没问题,如果要重新做文件那会有区别,只要有,你可以扫的出来。
摊主:真的,你搞条码搜一下都能搜得到。
记者:那这个是假的?
不少消费者认为手机只要是扫描出来了,一定是真货,但实际上这样的看法是大大的误区,根据合肥市工商部门提供的信息,实际上商品上的二维码和条形码只是代表了一串数字和图案,并不具有防伪性,而且复制起来非常容易。记者在合肥城隍庙市场里看到,不少兜售化妆品的摊位,都借助手机扫描条形码或者二维码在忽悠顾客:
假象三:扫描商品条形码辨别真伪靠谱吗?
记者:这个怎么卖?
当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习惯用手机扫描商品条形码来辨别商品真伪及查询商品零售价格。
摊主向顾客兜售条码时表示,这都是化妆品店关门清货的产品,所以超低价促销,当顾客提出质疑的时候,摊主用手机对着商品条形码扫一扫,消费者发现,手机里突然出现了该商品的信息时,一般都不太会有质疑。
消费者:真的吧,它上面显示的。
消费者:应该是真的吧扫出来。
在一个大型的购物网站,记者输入关键词"条形码"进行搜索,发现条形码的相关系列产品品种非常繁多,浙江的一个位商家表示,想要仿冒做一个条形码出来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