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行走的二维码
2017-07-16 08:01:11
子不语
而马云的无人超市,早已实现了以技术代替人工进行值守,无论是实名认证的扫码进店,还是店内遍布的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技术,都会让无人超市的偷盗成本远比普通超市要高得多。在“淘咖啡”里,甚至连买单环节都已用技术替你做了,当你用支付宝扫码进店后,选购完商品进入结算区,消费金额将自动从你的账户中扣除。不过,想在马云的无人超市消费有个必要条件,你必须带着手机,否则连门都进不去。“淘咖啡”——只认手机不认人。
在上海的无人超市因酷热难挡停停开开之时,马云也在他的“淘宝造物节”上试点了无人超市“淘咖啡”。又恰逢《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中国预测人工智能未来之时语出惊人——“99%的人将成无用之人!”于是,年轻人一边在无人超市里享受着“互联网+”提供的无人服务,一边担忧着超市的收银员阿姨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岗位。
光听听知道,这样的技术防控可比配保安站门口查收银条强多了。而根据阿里巴巴所描述的无人超市未来,在大数据的服务下,超市将远比想象得更“善解人意”——例如,可通过消费者进店集中的时间段、喜欢的路线等,计算出真正的“黄金位置”; 可根据客人的平均身高来调整货架的高低,甚至通过传感器为穿着高跟鞋的女客人推荐鞋垫和脚踝磨损修复霜、为刚运动完的消费者推荐运动饮料;或是基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物记录为消费者推送补货清单等。
或许,是因为“淘咖啡”令我想起了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描述的那个时代:“现在的世界是稳定的;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 要什么有什么,得不到的东西他们绝不会要。他们富裕,他们安全,他们从不生病,也不怕死;他们快快活活,不知道激情和衰老;没有什么爸爸妈妈来给他们添麻烦;也没有妻室儿女和情人叫他们产生激情;他们的条件设置使他们实际上不能不按条件为他们设置的路子行动。”
所以,我才忍不住想说,我可不想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的墓碑上不再有墓志铭,而只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便可知悉和追思我的一生。
这样的技术看上去着实太美好,除了超市收银阿姨的前途堪忧之外,传统商业模式又将掀起一场巨大的变革,技术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加势不可挡……但此时,我却不由想起了今年年初带着妻儿在法国自驾的遭遇:当我们的汽车在快要没油的时候,终于在高速公路上找到了一个无人值守加油站,只要插入信用卡可以方便地提枪加油,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的信用卡在这个加油站的机器上读不出。当时,我是多想和机器打个商量,收现金吧收现金吧,可冰冷的机器不会理会我。于是,我们全家只能在寒冷的欧洲夜晚,在一个荒凉的加油站瑟瑟发抖地等待了半小时,直到终于等来另一辆加油车,才得以连比带画地向车主借用他的信用卡……
或许你会说,传统的店铺肯定不会消失,无人超市的出现只是为我们提供另一个更便捷的选项。可是如果真的当无人值守技术趋于成熟之后,出于运营成本等的考量,或许传统店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寻觅……当然以后的事情还未可知,但至少我经历过焦急地面对着冷冰机器时的无助与绝望。
如果尤瓦尔·赫拉利关于人工智能的预言成真,其实真正可怕的并不只是有多少人将面临失业的危险,而是我们已然活在一个无时无刻都能被机器一眼看穿,一言一行都将随意被存储在数据库的世界,到那个时候,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个移动的二维码,只要被扫一下,便被知悉过往,洞见将来。更可怕的是,当这样的世界到来时,或许大多数的人并不自知,仍在积极享受着用自由换来的便捷。好吧,可能有人觉得我危言耸听了,或许那会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人们的一切需求,都能被轻易满足,甚至都不需要去主动表达。
或许终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会怀念以前弄堂口的烟纸店。老板虽然不如《深夜食堂》的老板那么走心,但至少对街坊邻居都还熟稔,买东西时拉几句家常,甚至没带够钱也能赊上一瓶冰啤酒,再转到巷尾的水果店买个西瓜,“老板,帮忙挑个熟的。”“包熟,不熟拿过来换。”
先来说说马云的“淘咖啡”。这应该不是人们通常理解中的无人超市——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无人”总与“诚信”或者“素质”相关联,在超市里选购商品之后,买不买单全靠自律。事实上,之前各地也曾出现过许多无人值守的书报摊等,也常有“某地无人书报摊半年未丢一份报纸”这样的新闻见诸媒体,直到有有人曝出书报摊的马路对面其实一直有个阿姨在悄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