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二维码扫码陷阱成公害
2017-08-10 08:01:06
不过,对二维码乱象进行有效监管与打击也同样重要。一方面应加大对借助二维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作为用户而言,在扫码受骗后切忌忍忍算了,还须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另一方面于商家而言,也应保护好自己二维码招牌,谨防被别有用心之人盗用,坑害消费者。
在电子支付时代,二维码为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已经覆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但与方便快捷同行的,是无处不在的扫二维码骗局。面对此,警方给予不止一次的警示,如了解收付款二维码的功能,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付款二维码给别人,对于陌生的二维码不要随便扫,在通过网络社交软件非面对面转账时,不要使用识别图片二维码的方式进行转账汇款等等。这是在“防范”上下功夫。
一定意义而言,从百姓生活到战略,都与二维码息息相关。但是,科技的发展以及智能设备不断涌现,不能沦为违法犯罪的“帮凶”。制作和利用二维码做生意发财,应该在法律框架内行事;于扫码者而言,手也不能太欠,须知有码扫,未尝不是一种病态。因此,谨防二维码成为社会公害,不仅需要商家自律,也需要全社会共治来实现。 原标题:谨防二维码扫码陷阱成公害 再者,相关部门应加快技术研发,制定二维码监管办法,净化二维码领域环境,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同时,应积极采纳业内人士建议,如:推进标准规范和统一注册认证,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体系机制,让二维码统一经第三方机构审核、监控、追溯和认证,管好二维码“生成”和“解码”两个出入端口等等。通过综合施力,规范二维码乱象。
-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密中国的“二维码”
- 下一篇:武平推进二维码门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