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记忆不仅仅是我们的
2017-06-23 08:00:41
2015年,敬一丹曾出版《我遇到你》一书,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新作《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讲述的则是她职业生涯之前的大学生活,可以看作《我遇到你》的“前传”。与前几本书不同,这本新书是集体创作的结晶,敬一丹的29名大学同班同学都参与了创作。
今年恰逢高考恢复40周年,敬一丹还特别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当年的求学经历:“工农兵学员”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总共招了七届94万人,“我被推荐了三次都失败了,1976年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北京广播学院,成为一届工农兵学员。”
6月17日下午两点,央视前主持人敬一丹携新书《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亮相大连市新华书店,举办签名售书活动,并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此前的媒体见面会上,敬一丹跟大家分享了本书创作的初衷、过程,以及40年前的高考、大学生活等话题。
敬一丹说,“我们的记忆,不仅仅是我们的。如果我们不留下痕迹,以后的人怎么知道那些事情曾经发生过?这本书是怀旧的,但它不仅仅是写给同龄人看的,更是写给年轻人看的。写作的过程也是不断思索的过程,我们试图通过记录那个年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向现在的年轻读者展现一个不同的青春。这是一次自觉的记录,也是一次自觉的传播。”文/关军
敬一丹表示,《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在封面设计、写作编排、图片绘制、照片选择上,都颇费心思。封面上部以1976年10月25日的人民日报社论《首都百万军民隆重集会庆祝伟大胜利》为背景,下部并排排列了16个二维码,扫描每个二维码可以欣赏不同作者的朗诵。从传统的纸媒到现在的新媒体,中间囊括了41年的时代变迁。书中还收录了60张手绘图,均为敬一丹的大学同学李小梅所绘,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生活场景。
- 上一篇:“全球质量溯源体系”的破冰意义
- 下一篇:幼儿园门口存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