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评组来我市考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
2018-05-13 08:00:23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启动时间短,工作任务重,许多工作还在探索中,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引导生产、经营、消费主体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营造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与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树立其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人意识。加大农产品溯源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实现追溯农产品优质优价营造良好氛围。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考核评价主要从生产主体追溯率、生产主体信息库建设、生产主体可追溯建设、追溯体系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五个方面进行考评,以百分制进行评价,90%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主体(主体需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得分80分以上才能通过考核评价。专家组通过听取情况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考评工作,主要查阅了县级以上示范主体认定文件或资料、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培训档案记录、追溯工作总结等资料和数据,并查看追溯平台主体信息库、可追溯管理模块以及追溯平台其他模块运行情况。随机抽取3个规模生产主体(包括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各1家)实地检查追溯建设情况,重点检查追溯平台运行、二维码使用和检测开展情况。,考评组对考评结果进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议,要求限期整改。同时,专家组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是多方共赢的好事,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凝心聚力将该项工作做实做好,不断改进和完善不足之处。”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以保障消费安全、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追溯到责任主体为基本要求,以二维码为产品标识,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融合政府监管、主体生产、消费服务等功能,构建省、市、县统一的平台。建立规模以上农业生产主体信息库,整县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质量安全放心的“浙江农业追溯”公共品牌。该平台主要有主体信息库、检测数据库、执法数据库、红黑名单、可追溯管理、投诉处理、应急服务、统计分析等功能。目前,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已建成农业生产主体信息库和规模农产品生产者信息库,生产主体可以开展主体二维码或“二维码+合格证”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检查和快速检测等信息都可以实时上传。
所有涉农县(市、区)全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2018年省政府和市政府十方面实事内容之一。目前,我市已有莲都、龙泉、云和、遂昌、松阳和景宁6县建成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今年11月底前庆元、缙云和青田三县必须全部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考核验收,全部建成追溯体系县才能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蔬菜农药残留、生猪“瘦肉精”、奶粉“三聚氰胺”等事件发生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的同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打造质量安全放心的生态农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既可以让政府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更科学有效,实现责任追究;又可以让生产主体强化责任的落实,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品牌形象,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买到能追根溯源的农产品,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现场检查的过程中,专家组一行人先后查看了庆元县齐圣水干果专业合作社、东山岗家庭农场、缙云县朱子阁家庭农场和青田县侨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9家生产主体,所有使用主体对追溯体系建设都表示支持。庆元县齐圣水干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充分肯定了追溯体系建设给合作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并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通过追溯二维码的宣传,订单大幅度增加,原计划3年完成的发展目标,3个月达到了。东山岗家庭农场负责人还向专家组表示自从贴上了追溯码,自家产品的宣传效果和溢价作用都十分明显,原来卖30元的产品现在可以卖到45元,溢价率达50%,为农民增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近日,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组成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考评专家组,对我市庆元、缙云、青田三县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开展考核评价,省农安中心副主任(主持)郑永利、副主任朱海平分别对缙云、青田两县的考评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市农业局胡丽红总农艺师陪同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