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主卖符咒 网囧:道士网上算命 乞丐二维码转账乞讨
2018-05-18 08:00:26
昆明不少行乞者自备二维码 九成受访市民称不愿以此方式施舍
“潮流乞讨”带来的思考
当然,移动支付确实能够让我们更便捷地献爱心,比如看到确实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可以去商店、超市扫码买给他需要的食品、药品,也可以通过现代化金融手段捐款等等。
值班主任:李欢
如今有了移动支付,很多人养成出门不带钱包的习惯,拒绝职业乞讨的底气更足了。然而职业乞讨者也紧跟时代潮流,升级装备,配上二维码乃至POS机,一副与现代化乞讨死磕到底的架势。而面对那些配备了现代化装备、时刻准备收钱的职业乞丐,很多人已经把爱心收敛起来。
背着背包,衣裳褴褛,蓬头垢面拄着拐杖,手里拿着一沓零钱……这是乞讨者们的普遍形象。近日,昆明市民小丁向晚报反映:“在金碧广场附近看到一名乞讨者,跪在路边挺可怜,走近一看,他面前除了放着一个装钱用的大碗,还放着一个不锈钢铁盘,铁盘里有一张二维码,可以微信扫码向他付款。”小丁不禁感叹这名乞讨者的“职业化”,虽然他也觉得这样很方便,但还是觉得心里有些怪怪的。
中国道教协会表示,成为道士需要严格的认证流程。若想成为道士,只有经过传度的正一派道士或冠巾的全真派道士,才有资格取得道士证(教职人员证)。在满足这个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有一定文化程度,皈依出家或入道两年以上。
记者走到男子面前看到,一个金属盘里放着一张过了塑的二维码卡片,二维码下方写着“扫一扫”3个字。市民高先生看到该男子后,从包里掏出5元钱,可当走近后犹豫了一两秒,又把钱收了回去准备离开,记者急忙跟上去询问。“不排除是真正遇到了困难,但作为一名乞丐,拿着二维码行乞,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或许是行乞方式高端化,或许是我们的接受水平还不够高。”高先生说,平时他看到老人跪地行乞,不管真假总会给些零钱,自己心里觉得舒服。但这次高先生犹豫了,“感觉像是被强迫捐钱一样。”
现在很多沿街乞讨者在既职业又专业的乞讨方式中尝到了发家致富的甜头,所以即便顶着再大的心理压力,也会乐此不疲地继续把沿街乞讨的职业干下去。而从施舍者的角度上讲,好心人既没有炼火眼金睛识别真假乞丐的能力,也没许多时间和精力来摆脱不厌其烦的纠缠,所以只好给钱息事宁人。
其实,乞讨者用二维码扫码讨钱,意味着乞讨者必须要有一台智能手机,既然有如此“精良装备”,其谋生之路为何还要路人施舍?“潮流支付乞讨”显然在考验着施舍者的同情判断。
近日“转运符”、“辟邪符”、“招桃花符”等道教“符咒”成为淘宝等电商平台一些网店的商品,而这些网店的店主均自称“道长”,甚至还有店主贴出“道长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是据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道长”,均非真正的道教教职人员,其中有的没有登记备案,有的所称道观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