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关注二维码支付:提高防范意识 不要见
2018-05-20 08:00:21
业内专家提醒,用户要有防范意识,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市面上免费扫码赠东西等品牌宣传活动。“扫一扫”行为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比如个人信息的泄露,也有可能存在某些不法行为,尤其不要轻易提供个人的姓名、身份证、银行卡、电话、通信住址等信息。即使是可信的二维码应用,也有可能受到某些黑客不法分子恶意的利用变成恶意的二维码,应时刻保持警惕。
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见码扫
尚山虎建议,随着二维码的普及,用户应掌握一些二维码的相关知识、常见案例,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包括到官网下载工具软件,不要见码扫,在手机中安装防病毒软件等。
支付宝还推出“你敢收,我敢赔”保障计划:如果商家的收钱码被恶意替换、调包,其损失的资金也将能通过保险公司获得赔付。
用户公众:
想要让“扫一扫”更安全,离不开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的努力,还需要用户自身提高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