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开“二维码”的口
2018-05-21 08:00:25
电子时代,明信片也贴上了流行的“二维码”,可以开口说话。实际上是通过手机App应用“贴贴明信片”等软件,有很多原创的明信片资源。网友们也会上传更多的明信片资源。
同样是App手机应用,“礼物说”提供各种礼物攻略,帮助用户给恋人、家人、朋友、同事制造生日、节日、纪念日惊喜;在送礼方面,提供了 “扫码留声”、“礼物商店” 等有趣的特色功能,提供丰富的送礼方案。
与二维码明信片类似,各种礼物都可以利用粘贴二维码技术,在购买二维码贴纸后,使用手机App软件扫描二维码,即可在贴纸中存储图片、声音、视频,再将二维码贴纸贴到送出的各种礼物上,让礼物说出你的诚挚祝福。
收到礼品时,看到带有二维码标志,跟收件人确认好是对方发过来的祝福后,再扫描吧,享受收礼时令人感动的瞬间。
原标题:撬开“二维码”的口 明信片先开口 如今在电子技术逐渐发达的,各种多媒体信息可以通过二维码等方式储藏在明信片或者其他礼品当中,对方收到礼品之后,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能够让礼物说话——“扫码时代”,送礼也变得那么情趣化,活灵活现的,此时真可谓“无声胜有声”,倍感动人。 "来而不往非礼也”,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早年流行送明信片,写上真挚的祝语,要的是一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只可惜明信片是“死的”,不会开口说话。 单一的二维码明信片还是单调了些。二维码技术实际上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光是明信片,二维码如果贴在礼品盒上,可让礼物开口说话;贴在相册上,可给相片增添背景介绍等信息;甚至贴在记事本上,记载当时的情况……因此,出于对这一技术的升级,初的二维码明信片简单版,升级到各种礼品中。以“贴贴明信片”起家的贴贴科技为例,已经全面转向“礼物说”,向电商礼品市场突破。当然,这背后也有商业模式升级的考虑。 友情提醒:二维码别乱扫
二维码是个好的创意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但现实中,有不少二维码被恶意制造出来,附带了木马、病毒等恶意信息,对于不明真相的二维码,千万别乱扫,否则很有可能“中招”,让手机沾上被盗取个人隐私、银行账号、个人密码等各种潜在隐患。
大概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明信片类的贺卡开始成为礼品的经典代表,直到,在欧美、韩国等一些和地区,仍然有大量的明信片被当成节日祝福主要载体;近十年来,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普及之后,明信片实际上逐渐被彩信、电邮贺卡等电子化祝福方式取代,甚至被环保人士认为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电子祝福似乎更为现代的国人所接受。
将图片、声音、视频存储下来,制作成二维码,可以在淘宝等地方购买专用的二维码贴纸,将二维码印在贴纸上,贴到即将寄出去的明信片中。对方收到明信片之后,扫一下二维码,可以获知里面的多媒体信息。看似非常简单,但却是很好的创意,将“冷冰冰”的祝福,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电子时代,明信片也贴上了流行的“二维码”,可以开口说话。实际上是通过手机App应用“贴贴明信片”等软件,有很多原创的明信片资源。网友们也会上传更多的明信片资源。
礼品纷纷“开口”
- 上一篇:移动支付巨头争抢交通出行新高地
- 下一篇:二维码标准发布,骆驼码率先走出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