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可追来源可查去向
2018-05-22 08:00:24
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前往成都市学习调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本报讯 (记者丁山海)5月15~18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广杭率调研组前往四川省成都市学习调研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成都市是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轩宇,区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委、法制工委以及区农业局主要领导参加了调研。
建立农业投入品主体名录制度
调研组一行首先前往成都市新都区,实地调研了成都辰希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都优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现代农业企业倡导健康农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实地调研后,调研组与新都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召开了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据悉,新都区建立了农业投入品主体名录制度,将全区农资店、兽药经营店及饲料经营店全部纳入名录,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主要农资经营企业纳入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管理范畴。大力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农资经营企业签订公开承诺书并接受社会监督,每年评选企业信用等级并授牌。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管理制度、产地环境档案,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对农产品产地的大气、灌溉水、土壤进行监测,设立定位监测点261个,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监测预警,每月定期报告监测结果。
溯源体系涵盖多个产业
调研组一行还前往双流区,实地调研了双流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全面了解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经验做法。实地调研后,调研组与双流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局召开座谈会,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区)创建工作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为我区即将迎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检查验收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据介绍,双流区大力推进溯源体系建设,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生产标准进行规模化生产,建成双流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测体系,全区43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进入追溯系统,可溯范围涵盖全区蔬菜、水果、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等多个产业。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测“二维码”,2017年印发二维码3万余枚,确保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建立“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6个镇级检测室+29个村级检测溯源点+43个生产基地农残快速检测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的检测网络,检测结果联网实时上传,年检测农产品3万余个,实现了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到超市、农贸市场检测全覆盖。
本次调研对我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以及市、区人大联动执法检查、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