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消费物联网离不开生态 产业发展趋势体现
2018-05-27 08:00:2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p#分页标题#e#+1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评论
0人
评 论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收藏(0)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到底是什么助推阿里影业放量暴涨31%?港银结余骤降 加息料一触即发 “傍上”杨澜老公的龙币网 背后还牵出一连串“谎言
#p#分页标题#e#
C114讯 5月18日消息(安迪)在“2018中国物联网产业生态大会”期间举行的消费物联网论坛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刘建军表示,实现消费物联网品质服务同样离不开生态的支持:技术生态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技术伙伴的对外商业如何呈现;应用生态则面临着如何保护合作伙伴的核心价值的挑战。
分享到:
回复 0 条,有 0
人参与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登录 or 注册
网站)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责任编辑:yyc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苹果手表用18%的销量 赚了全行业59%的收入
#p#分页标题#e#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前B站游戏运营负责人高楠楠:陈睿报假案吞150万股份
刘建军指出,从近50年技术演进来看,消费领域已经从“解决基本诉求”转变为“提供高品质服务”。而消费领域的物联网业务是“品质服务”阶段的关键内容,用户“体验”和“生态”是整个品质服务的本质,同时也是产业成功的本质。“不过,消费物联网在带来品质服务的同时,其发展也面临着瓶颈。当前大部分具备物联能力的消费类设备只有5%到20%的联接激活率,其核心原因在于操作交互过于复杂。”刘建军进一步指出,消费类物联体验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面向用户的三大原则:,围绕“0/1步原则”,牵引用户的交互习惯。当前,大部分物联方案主要关注设备连接协议,未来物联设备内部多方面能力协同,包括传感、视觉、语音、触屏、定位等。若想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挑战是不同设备组合、拉通不同的系统能力,从而实现“对内复杂、对外简单”。第二,打造无感知体验,消除40%-60%低效交互。大部分无感知操作发生于设备与设备间,如“无感知”状态同步、数据备份、功能协商、特定事件触发等。若想实现这一目标,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减少特定设备的状态与环境影响,比如电池供电设备的功耗。第三,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直达”,实现“想我之想”。AI人工智能在物联网领域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基于消费者隐私角度出发的智能业务如何发挥终端侧设备执行能力与云端侧学习能力是一个更为长久的研究课题,其核心挑战是端侧小脑轻量化、自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