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ET农业大脑助力中国农产品实现“三级跳”
2018-06-11 08:00:25
今年,阿里云和西安扶贫办启动了智慧农业合作,国强合作社是主要合作对象,ET农业大脑装到了国强甜瓜圃:每个甜瓜都有一个二维码身份证,对甜瓜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确保瓜农按照标准化手册操作,不打激素,让每一个瓜长足天数,是真正的“瓜熟蒂落”。
果农再也不用一笔一划记录每棵果树的浇水量、施肥量、施药量,再分头录入EXCEL汇总到管理层。一部手机、一个管理软件,可以实时记录、实时同步相关人员;未来扫一扫果树旁的二维码,还能看到这棵果树的历史浇水、施肥、施药情况。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振兴乡村”战略的重要内容。居高不下的边际生产成本、农产品安全、环保平衡、疾控预防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痛点。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人工智能要和产业结合才有价值,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帮助农户农企‘对症下药’,实现中国农产品‘三级跳’,即更安全、更营养、更值钱。”
海升集团在拥有近40个果蔬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四万余亩,已经实现苹果、柑橘、莓类、胡萝卜、梨、樱桃、猕猴桃等品类的种植布局。在陕西,10000亩海升苹果的生产资料已经汇聚到ET农业大脑,可以对每棵果树进行个性化管理,大大提高果园的管理效率。
用AI扶贫:从一斤1块钱到一斤3块钱
除了生猪养殖、苹果及甜瓜种植,未来,阿里云ET农业大脑还将很快在石榴、生菜种植中落地。
世界首创的AI养殖:从200斤猪到200公里猪
数据资源平台是ET城市大脑快速向七大领域拓展的关键支撑,真正使数据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介绍,数据资源平台相当于城市的数据操作系统,可以构建一个数据增殖反应堆,有效将数据价值密度提升10倍,价值效率提升100倍。数据资源平台实现了全球首例城市五维数据融合,搭建了城市数据治理成熟7度模型,具备制造、能源、物流、交通等6领域知识图谱。城市能够借助这一技术实现数据的全量、标准、纯净、智能,快速为城市大脑供血。(责任编辑 文雪梅)
“我们近在做一件事情,收购海南农户的火山荔枝,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其价格比去年的价格整体提升近50%。这些新的技术正在驱动着农业的发展。”胡晓明表示。
未来,ET农业大脑也将帮助消费者吃到更健康更绿色的食品。当天,“瓜脸识别”在手机天猫上线,背后是相关的AI算法、图像识别等能力。用手机拍一拍,消费者可以识别甜瓜的成熟度,这一技术还有望用到其他生鲜产品。
而这背后,离不开阿里云工程师忙碌的身影。
#p#分页标题#e#通过对这些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ET农业大脑能建立起一整套知识库,指导果农播种、施肥和耕作,提供决策;还可以进行智慧选址,针对不同品种的果树选择适宜的水土环境。
产业AI是阿里云始终坚持的人工智能发展路线。
这种梦想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国强甜瓜所在的阎良是西安下属的农业生产县区,目前有近600户贫困户,农业收入是该县的主要收入来源。阎良区甜瓜总产量达20余万吨,是该地区的主要特色农产品,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每一头生猪都有自己的档案,包括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轨迹、免疫情况等,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行为特征、料肉比等。同时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线测温技术,可通过猪的体温等作判断是否患病,预警疫情。“有了ET农业大脑,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每一头生猪的运动量,公里数可以成为判断猪肉品质的新标准。未来,我们想要的是一头跑了200公里的好猪,而不再是一头200斤的猪。”胡晓明说。
“我们希望在四个层面把的技术附载到农业农村上:农业资料数据化,生成数据档案;管理和监测农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打造智慧农事系统,未来的手机端便可进行可视化的管理;打造全链路的溯源系统,追溯农产品从播种、生长到餐厅的全过程。”胡晓明透露。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袁隆平先生把亩产做到一千斤,我们互联网技术,要争取把亩产做到一千美金。”
“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正在插上“AI”的翅膀。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海升集团把AI技术引入了水果种植过程。过去生产过程中所依靠的“老农经验”如今被通过深度数据挖掘而形成的专家决策系统替代,整个种植过程形成一套标准化流程,保证果品的安全生产。同样在陕西的国强甜瓜圃也开始用人工智能帮助种植。在四川,一家名为特驱的猪场装上了“黑科技”,接入人工智能的摄像头认识猪场里每一头猪。
世界首创的AI种植:果园节省2000万
借助天猫生鲜、菜鸟物流、蚂蚁金服等阿里巴巴全生态的力量,还能为国强农户提供金融、物流、销售端能力,更好地实现链路管理。普通甜瓜售价仅1元一斤,但有技术含量的国强甜瓜可以卖到3元一斤。现在,质优味美、可溯源的国强甜瓜在天猫已经可以买到。
阿里云在峰会上宣布,ET城市大脑将向医疗应急调度、城市管理、环境治理、旅游开发、城市规划、平安城市、民生服务等七大领域拓展,从智能交通管理全面升级为整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枢。同时,胡晓明透露正同上海合作,共同打造超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样板。
如今的特驱猪场铺上了有ET农业大脑加持的摄像头,解决了人工大规模养殖的深度拓展和降本增效问题,还形成了更智能、更精细的养殖模式,预计今年母猪年生产能力可以提升3头,死淘率降低3%左右。
数字规划平台是此次ET城市大脑升级的核心功能之一。ET城市大脑已实现在虚拟的数字城市中不断模拟,终寻找到的规划方案。目前城市数字规划平台包含规划蓝图、实时仿真、全局决策三大功能,能够全面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实现规划、建设、运营的闭环。
预计ET农业大脑可以帮助果农每亩地节省200元以上成本,整个海升集团每年约可节省2000万人民币。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ET大脑已经在航空、交通、工业、环境、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并帮助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ET城市大脑更入选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在杭州、衢州、苏州、雄安、澳门、吉隆坡等海内外城市大规模落地。由阿里云发起的“产业AI”运动正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7日,云栖大会·上海峰会正式发布阿里云ET农业大脑,希望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进入农业,是阿里云ET大脑进入城市管理、工业优化、环境治理、航空调度后的又一站。
用人工智能养猪,可以说阿里云和德康集团、四川特驱集团迈出了步。
“核心的是标准化生产,通过数据模型,形成一套标准化流程,保证果品的安全生产。”海升集团数字农业相关负责人冯欣欣对记者表示。他表示,通过与和阿里云的合作,可以把农业生产中的所有数据,如气象数据、环境数据、土壤数据、作物生长数据等收集来进行深度数据挖掘,找出一些规律和行业应用,同时借助数据挖掘预防自然灾害风险及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