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产业:兴起中的百亿市场 舌尖上的新业态
2017-06-26 08:01:32
眼下,食品安全已是全民关注的议题。作为实现食品安全的技术手段之一,建立可追溯体系日益成为政府与企业的共识。从田间到餐桌、从物联网终端到信息平台,扫码追溯食品履历成为消费新风尚,一批食品溯源服务商也应运而生,溯源服务的产业链也逐渐成形。
11月18日,第八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在漳州举行,漳州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平台成为重点展示成果。为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的,是漳州市龙文区本土溯源服务商福建思特电子有限公司。
另一方面,建立可追溯体系,已是食品企业共识。“对大力推进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而言,有了可追溯体系,更能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无形中重塑了品牌,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思特公司项目经理何旭表示。
电商企业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溯源领域。“当前,农产品O2O平台发展迅猛,但产品源头难以把控,急需引入可追溯体系,以保证产品品质安全可靠。”思特总裁曹渝常说。早前,国内某农业O2O企业便对外披露称,有意通过股权交换控股思特,以获得其溯源系统技术。
兴起中的百亿市场
但同时,成长中的食品溯源市场,也面临着行业标准缺失、市场失范等现实困境。食品安全可追溯,并非贴上一张二维码那么简单。
首先,溯源市场的兴起源于政策红利。去年,被称为史上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出台,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今年6月,农业部出台文件,提出建立统一的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制度规范和技术标准。此后,各地纷纷响应。
2009年,以通信设备制造起家的思特开始涉足食品安全溯源行业。“当时,溯源行业还是小众市场,如今已成为一片蓝海。”思特董事长洪立颖说。
相关机构认为,食品可追溯等信息化市场潜在规模可达百亿级别。华宇软件、航天信息、信息发展等在该领域占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也成为备受追捧的“可追溯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