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崔斐:溯源 II
2017-07-03 08:01:2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号D座
触读之二(局部)
崔斐出生于山东济南。曾读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93年获得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美术学士学位。 2001年获得滨州印地安那大学美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在纽约。
自然的手稿之六(局部)
作为一名在纽约工作、生活的中国艺术家,崔斐在此前的访谈中说,正是她曾目睹了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经历了这种文化差异,促使她到自然中去寻找更坚实而永恒的根基。因此她的艺术从再现自然转变为对“道”——这一中国特有的自然观——的追索。
自然的手稿之五(局部)
9月17日,艺术家崔斐作品《溯源II》在北京前波画廊展出,是其继2013纽约《溯源》展的一个延续。
在“自然的手稿”系列中,她将未经人为加工的干枯的葡萄藤枝纵向排列,用中国书法的构图方式,在墙上或纸上呈现出来自自然的一幅幅“手稿”,犹如古人的草书。此次展览的作品为“自然的手稿V”,除了装裱在画框中之外,还有被直接钉在墙面上的装置,而作品尺寸则根据展览厅大小比例而定。
自然的手稿之六(局部)
自然的手稿之五_006
另一件主要作品“未命名”中,每一个单位元素由五根树刺组成,包括四根纵向和一根横向并用线缠在一起,这些元素被直接排列在展厅墙上。如近对崔斐作品的研究所述,“每一根刺代表,每一行代表一个月,每一列代表一年。我用这种方式来记录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未命名’这件作品记录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续时间,即1937年至1945年。每一根刺代表了所遭受的苦难。看着这堵排满树刺的墙,观者可以体会到那是多长时间的苦难”。
触读之二
崔斐出生于山东济南,青年时代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学习,1996年移居美国纽约,2001年获美术硕士学位。早年作品是精确的再现性油画,其风格于世纪之交发生了变化,开始使用自然界中收集到的材料作为创作媒材。
自然的手稿之五
未命名(局部)
崔斐持续地在不同的地点和季节,根据植物的习性从自然界中采集物料,在她的个人工作室、画廊或美术馆等公共场所将这些物料井然有序地排列和展现出来。过去15年来的几个系列里,包括“溯源”、“自然的手稿”和以时间为主题的系列等,虽然各有不同的主题和特色,但创作理念却是相同的。
崔斐在美国举办八次个展,2010年在the Warehouse Gallery at Syracuse University的展览是她在美国的首次美术馆个展。她也曾参加过在美国,中国,德国,瑞士和韩国举办的多次群体展。她的作品受到多种刊物的关注和好评,其中包括纽约时报,美国艺术杂志,纽约客杂志,艺术新闻杂志,艺术典藏国际杂志,文字艺术评论等。崔斐也获得了许多基金会的奖励和资助,其中包括Pollock-Krasner基金会,纽约艺术基金会的奖金,Robert Blackburn版画工作室,以及布郎克斯艺术委员会的BRIO奖。她被选为Art Omi, Light Work驻地艺术家并入选布郎克斯美术馆主办的AIM项目。崔斐的作品被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Art Omi和Light Work收藏。
未命名(局部)
自然的手稿之五(局部)
自然的手稿之八(三)(局部)
未命名(局部)
触读之二(局部)
崔斐
本次展览中,以时间为主题的系列和“自然的手稿”系列所展现出的艺术效果截然不同。在前一个系列中,皂荚树刺以及玫瑰花刺被横向排列成“时间单位”,似乎在邀请人们用手触摸它们,来唤起其中的回忆。各不相同的树刺被严谨地排列,构成了不规则的个体与规则的形态之间漫延而出的张力。
崔斐的作品并非文字,不具备约定意义上的可读性。然而这正是她力图突破的界限:众多的枝叶组成了自然的手稿,我们在对自然的溯源中读出树叶中的信息;正是在记载人类语言的文字沉默之处,大自然的手笔获得了源始的发生,开始对我们说话。
未命名
未命名
自然的手稿之八(三)
自然的手稿之五(局部)
联系电话:+86(10)51273298
展览时间:2016年9月17日-11月20日
未命名(局部)
自然的手稿之六
地点:前波画廊
- 上一篇:溯源技术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保驾护航”
- 下一篇:防二维码陷阱需监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