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二维码+条形码”管理模式
2017-07-16 08:01:16
今年7月1日,常州正式实施《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条例》规定了“二维码+条形码”管理模式,记者现场登录微信,扫取二维码,页面显示气瓶档案信息,包含气瓶充装单位、充装介质、气瓶状态、充装工、瓶气总重、充装量、末次充装日期、客户名称及送达日期等内容,一目了然。“如果扫二维码跳出的信息与实际不符,说明充装环节有问题。”马兰萍说,以前的条形码,仅用于气体充装站在充装环节的信息上传,市民无法读取条形码上的信息。
近年来气瓶事故发生的原因多为气瓶阀门未及时关闭、气瓶阀门及灶具与胶管连接处泄漏和使用报废气瓶等。为从源头治理气瓶安全隐患,市质监部门正牵头对全市液化石油气气瓶充装、检验单位现有报废气瓶进行集中处置,有效遏制报废气瓶的非法流通、翻新和私自处置,防范由报废气瓶引发气瓶燃爆事故。
气瓶监管改革试点现场会在常州召开,常州晚报记者在会议中获悉,自今年9月起,常州质监部门陆续把原来对“在用钢瓶”的条形码管理,转化为“二维码+条形码”管理,用户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可查询气瓶充装信息,同时从各个环节管控气瓶使用安全。
据了解,常州现有气瓶充装单位32家,注册登记在用气瓶120多万只。市质监局特设处相关负责人马兰萍告诉常州晚报记者,一个气瓶的使用年限为8年,每4年必须进行一次检验,第8年仍需使用需由检验机构判定,多延续使用4年,累计起来,气瓶的使用寿命多为12年。“市场上黑气非法倒灌,使用超龄气瓶的现象仍然存在。”